环保部将密切关注空气质量趋势,加密会商,及时提出应对建议。
这其中,被指为雾霾元凶的钢铁行业受影响尤为明显。历经6年立法之路,我国首部环保税法于2016年末获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但环保税法中,更加强调了减排降税的力度,多排多征,少排少征,对激励企业布局环保设施有着重要作用。倒逼企业加速环保布局在最强雾霾持续侵袭的2016年,多个行业迎来最严环保限产,企业受环保影响连年加剧,排污成本也正逐年升高。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认为,原来排污费欠费拒缴只是一般的催缴与处罚,而环保税偷税漏税、拒缴税款将被追究刑责。费改税规范环保执法在发达国家,环保监管也都走过从排污收费到环保入税的过程。环保板块或迎机遇费改税促使企业加大环保布局,对于环保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发展机遇。
固体废物按不同种类,税额为每吨5元至1000元。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费到税最大的升级,是环保监管的规范化与强制度。落实企业安全责任,加快培养核安全监管人才。
强化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对4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开展遥感监测,对贺兰山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公开约谈,对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重点督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命名91个国家生态市县,浙江建设首个部省共建美丽中国示范区。六要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九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全球视野、深厚的民生情怀、强烈的使命担当,多次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气象新境界新思路。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开展环境保护法实施年活动,对环境质量恶化趋势明显的7个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公开约谈,落实地方党委政府环境保护责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974件,实施查封扣押案件9622件,实施限产停产案件5211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3968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963件,同比分别上升36%、130%、68%、91%、16%。
在实施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方面,已印发《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初步构建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启动火电、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核发,在京津冀部分城市开展高架源排污许可证管理试点,在山东、浙江、江苏等省开展流域试点,海南石化行业试点已经启动。七要创新决策和管理方式。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面,全面完成1436个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城市站监测事权上收任务;建成由3186个监测断面组成的国家地表水监测网;初步建成国家土壤环境网,完成22000个基础点位布设,建成约15000个风险监控点;全面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严厉打击监测数据造假案件。实现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适时组织开展督察回头看,推进中央各项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健全环境信用体系,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发布59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现行有效的环境保护标准达1732项。一要坚决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切实发挥环评源头预防作用,深入推进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战略环评;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准入,国家层面对11个不符合环境准入要求的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不予审批,涉及总投资970亿元。加快排污许可制实施步伐,尽快形成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精简高效的固定源环境管理制度体系。
开展国际合作,积极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组建第六届国合会。全面推动落实《水十条》,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落实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工作,启动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组织排查城市黑臭水体,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016年,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0%,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强化环境监管执法,持续开展环境保护法实施年活动,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对偷排偷放、数据造假、屡查屡犯企业依法严肃查处,加大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办力度。
强化资金保障,建立十三五环保投资项目储备库。初步建立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从党组书记到处长层层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巡视整改任务再深化,制定整改落实清单,立行立改、逐项落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活力有所增强。八要加强科技支撑和基础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支撑,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陈吉宁说,2016年环境保护任务异常繁重,工作量大面广。
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升级重点核设施外围监督性监测系统,强化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反核恐应急能力。
完善政策和标准技术体系。第六,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实施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工程,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着力提高环评工作水平,完善环境标准和技术政策体系,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开展例行新闻发布,及时发布环境保护权威信息。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以贯彻落实《水十条》为主线,督促落实地方政府责任;配合住建部门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推进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指导各地开展2.8万多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各地工业集聚区要在2017年底前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
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和观测。加强环保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关心关爱,逐步改善基层工作条件。第四,强化环境法治保障。二要深化和落实生态环保领域改革。
全面落实国家核安全政策,建立国家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并有效运转;我国35台运行核电机组、19座民用研究堆保持良好安全运行业绩,21台在建机组建造质量受控;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这一重要指示,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强调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指明了今后一段时期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任务,体现了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殷切希望,提升和深化了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识。
组织实施《土十条》,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技术指南及工作方案,研究起草实施情况考核规定;启动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以及第二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编制《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启动详查工作;发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初步实现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完善大气环境管理制度,部署推进O3污染防治;加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散煤和小散乱污企业群治理、中小锅炉淘汰、挥发性有机物减排等工作力度;深化机动车环境管理;加强重污染天预测预报和预警会商,继续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
全面实施《土十条》,全面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继续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和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第九,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特别是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再次作出长篇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五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2016年,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0%,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陈吉宁强调,2017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一年。
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面,全面完成1436个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城市站监测事权上收任务;建成由3186个监测断面组成的国家地表水监测网;初步建成国家土壤环境网,完成22000个基础点位布设,建成约15000个风险监控点;全面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严厉打击监测数据造假案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强化党员干部四个意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推动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培育党员干部求真、务实、开拓、担当的优良作风,真正抓住基层、打牢基础,建设坚强的战斗堡垒。
强化环境监管执法,持续开展环境保护法实施年活动,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对偷排偷放、数据造假、屡查屡犯企业依法严肃查处,加大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办力度。继续加强环境立法,推进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
深入实施《大气十条》,加快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全国累计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404.58万辆,完成全年淘汰任务的106.5%;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面,印发《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总纲》《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损害调查》等技术规范,在吉林等7省(市)开展改革试点。